



UI设计师最基本要具备的能力,你掌握了多少?
2022-08-20 11:49排版
从平面转行过来的UI设计师,附带一定的排版能力,好比创建角色的时候,系统默认给你的技能属性,比起其他的UI设计师,是有着一定的优势,当然,只是刚开始的阶段,设计是一条漫长的道路,能力都可以靠自己后期训练出来。排版的能力,可以说是UI设计师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能力,移动终端涉及到的所有界面,都是需要排版。排版四原则“亲密性、对齐、对比、重复”,必须灵活应用。

色彩搭配
一个合格的UI设计师,必须拥有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力。要多研究好的配色,也需要知道一定的理论知识,什么互补色、对比色、色相、饱和度等各种参数调节也必须得都知道,你要是一直处于红配绿的水平,那玩完了。要把颜色研究到极点,确实很难的,要不停的试错,还要抓住流行。
就算做了十年设计的大佬,也还需要一直研究颜色。颜色给人的感觉是最直观的,颜色用的好不好,也直接反应了UI设计师的专业程度。为什么有些设计师搭配出来的颜色就看的很舒服,也能通过颜色给一个产品定性,比如“微信绿“、”网易红“、”美团黄“,都是一些深入人心的颜色。
而有些设计师搭配出来的颜色,就不通透,显得有点脏,有想过其中的问题么?不太会色彩搭配的设计师,建议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插画、界面等,研究其中色彩,一定要具体到色值,多一点研究,自然能总结出自己的一个配色方法。
图标设计
只有文字排版,没有图标的界面,显得很苍白,就好像家里装修,除了油漆、地板、瓷砖等常规的硬装,没有任何灯具、窗帘、沙发等软装。就像微信这么简约的产品,也是需要图标支撑的,不然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产品。App界面不像书籍,只需要文字就行。看书是沉浸式的,不需要过多的附加元素干扰,而界面,是为了能快速让用户知道该功能的作用,此时图标就发挥作用了。
图标的形式有线性、面性、断点等,图标的风格有扁平、拟物、2.5D等,图标的使用还是要根据产品的调性和使用场景定义。比如现在很流行的暗黑模式,面性的图标更能适合使用场景。
动效
动效是UI设计师的加分项,一些基础的动效需要掌握,不然在如今的局面,太没竞争力了,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公司对UI设计师的招聘要求也越来越高了,技多不压身,有精力的可以学一下。大多App中必要的动效也就加载动效和刷新动效了,其他的动效我感觉都可有可无,只能说其他的动效是对产品的优化,在产品体验上会更有趣。某些场景,动效的触发也会给用户带来一点惊喜,也会提高一些转化率。典型的比如要做一个活动,在app的首页,就会弹出动效的浮层,吸引用户。
插画
在app中,经常会被提到情感化设计,在空白页、异常页会应用的比较多,其中插画就立了很大功劳,通过一些有趣的场景画抵消产品给用户带来的失落情绪。要是插画中有品牌形象的融入,也增加了产品的品牌感。作为UI设计师,插画的能力虽然比不过专业的插画师,但是一些基本能力需要掌握,比如构建场景、场景具象化、提炼品牌元素等。至于技法,能懂一两个最方便最有效的就行(PS:想深入研究插画的除外)。
制定规范
制定规范是UI设计师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设计概念稿可以天马行空,无关具体规范,但是在项目中,我们就必须制定规范,因为我们的设计是需要落地的,而不只是欣赏。规范包括文字规范、颜色规范、状态规范、卡片规范、异常规范、图标规范、动效规范、切图命名规范等,可以说所有的设计输出,都需要我们制定规范。这里简单阐述一下各种规范。
文字规范:字体、字重、字号、字色、行间距、字间距、段间距。
颜色规范:主色调、副色调、颜色使用场景。
卡片规范:比例、圆角、不同卡片使用场景。
异常规范:单行文字限制字数、文字最多显示行数、网络异常、加载失败
图标规范:主要是指可使用的图标不能小于最小尺寸
动效规范:动效参数,什么贝塞尔曲线、时间、位移等等
切图命名规范:需要和开发代码库里的切图命名一一对应
制定规范是为了项目更好的进行,也方便部门之间的沟通。我在制规范的过程中,会反问自己,“我这样制定规范合不合理”?这时候我就会跑去问开发,他们是怎样实现我们的设计稿的,你会发现,你制定的某些规范,可能开发看都不看。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这里建议制定某些规范的时候,还是和开发沟通一下,看看开发到底是怎么样实现的,我们制定的规范是给他们用的,是为他们服务的,所以不要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