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金网课程回顾-如何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2020-09-08 15:17

导语:9月2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带来一场精彩授课:《着力扩大内需 全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一)要加快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提出,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张立群老师对此具体解读说,经济大循环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循环,中国当得起一个“大”字。基于14亿多人口,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既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完整的产业体系、强大的生产供给能力,也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此外,中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投资增长潜力巨大。

在张立群老师看来,尽管今年我们面对着空前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但是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大势、谋大局。“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这些要素都能够**企业生产的顺利运转。”

张立群老师判断,围绕国内市场需求,启动生产和供给体系,让各方面产能充分释放,中国经济大循环就会顺畅起来,中国经济也将随之进入市场需求支持下的较快回升轨道。

(二)需求不足的矛盾制约中国

经济

大循环

张立群老师指出,尽管中国经济有着较强的自我循环能力,但今年以来,经济大循环的速率仍在减慢,甚至遇到断点、堵点,根源在于需求不足。

受需求增速下降影响,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带动需求水平下降。2019年,中国GDP增速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大于此前4年的累计降幅,需求紧缩和经济下行态势加剧。

需求不足的问题早已存在,今年疫情冲击使其更加突出。从经济数据看,中国需求恢复慢于供给和生产恢复。1-7月份工业同比下降0.4%,服务业同比下降4.7%;但消费同比下降9.9%,投资同比下降1.6%。

“需求是国民经济循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随着需求水平持续下降,国民经济循环速率会减慢,经济增长下行惯性会加大,进而使得收入增长减缓,降低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企业的投资能力和投资信心也会随之下降。”张立群老师分析说。

由此可见,经济增速的下降和需求下降密切相关。也正因如此,着力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是全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必要条件。

(三)中国经济的强劲恢复,会对经济全球化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张立群老师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国际社会的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风潮等非理性因素加快增长,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需求不足的矛盾也更为突出。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有不少短板亟待弥补,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通过政府宏观调控补齐这些短板,是扩大内需的关键抓手,同时也能有效提振投资,推进新型城镇化。接下来几个月,我们要加倍努力做好补短板的相关工作,才有可能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张立群老师说。

值得庆幸的是,在空前的灾难和挑战面前,党中央领导核心始终坚强有力,成功取得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为全面复工复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张立群老师认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释放国内市场潜力,是化危为机的关键举措。预计中国国内大循环将全面畅通,带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这不仅对中国成功实现百年目标,胜利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至关重要,而且对促进世界经济恢复和经济全球化,也有着战略性意义。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