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中医师承:让中医代代薪火相传

2022-11-14 15:08

“学我、像我、超我”,这是一位国医大师对弟子的期望。几千年来,中医药生生不息,离不开承前启后、代代相传。“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是中医药长盛不衰的秘诀。所谓“传承不泥古”,就是要领悟和把握中医药的精髓,不拘泥于经典,不死记方药,而是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不断超越古人的局限。所谓“创新不离宗”,就是在守住中医根本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使古老的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让中医代代薪火相传,需要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快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读经典、跟名师、重实践、强素养”。要进一步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的比重,把经典教学贯穿于中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以中医药课程为主线、先中后西的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材组织,增设中医疫病课程,增加经典课程内容,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针灸
中医针灸

让中医代代薪火相传,需要完善中医人才评价体系。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分类建立中医临床、基础、科研人才评价标准。临床人才重点评价其临床疗效,把诊断准确率、治疗方案、病例分析、合理用药、诊疗质量、患者满意度、带徒情况等作为评价要素;基础人才重点评价其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原创能力,把重大理论创新、重要学术专著、古典医籍挖掘成果等作为评价要素;科研人才重点评价其探索疾病规律、解决临床问题、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等的能力,将主持重大科研项目、创新性代表作、科研成果产出及转化等作为重要评价要素。着力破除中医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新创造活力。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