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中国传媒大学初试公告及文史哲备考攻略!
2020-11-19 16:54导读:中国传媒大学发布了关于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的公告!

由此,我们可以确定的是:2020年中传初试时间定于2020年1月2日,广东省初步拟定在广州进行机考,自去年中传将文史哲三科组成一张试卷后,今年的推荐目录更加简洁明了,四本参考书目皆是由中传出版的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0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的公告

相较去年,文学部分给出了两本参考书目,分别是《中国古代文学通识读本》和《中国现代文学通识读本》,文学部分占到了中传文史哲考试50%的分值,可谓最关键的一科考试,若考生能在文学一科拿到高分,则另外两科的备考压力会大大缓解,但是同学们也不用过于担心,语文是我们每位考生都从小学到大的科目,基础都有,备考并不困难。
文学备考tips
高中的古文选文大多是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与作品,建议大家按照时代划分专题,从人物与作品的对比上入手,这样对作家作品才能有更直观深刻的印象。比方:《诗经》与《楚辞》的异同、李白与杜甫诗风上的差异,以及各个作家在审美意象以及风格呈现上都使用了哪些手法,这些差异又会在作品当中形成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文学本身是很观乎个人内在的审美感受的,首先要觉得它美,有值得玩味的地方,才能够更深入去理解作家的内在思想跟审美情趣,而这些,就是我们要共同努力去达到的。
那么,身处考场,面对陌生的篇目,又该如何去理解篇意,选出正确的答案呢?这一方面自然需要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应试和答题的技巧。在此,先简单地给大家一些建议。
关于古诗文的鉴赏,首先要先读懂课本中的古代诗文,可以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方式反复温习,培养语感,促进理解,好好利用语文课本中多次提到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力争将课本中学习的知识迁移到课外的古代诗歌鉴赏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做到“五关注”,即关注题目、关注注释、关注意象、关注技巧、关注风格这五方面,从大处着手,掌握全局;最 后,在主观题答题的环节,推荐大家用“三步赏析法”(怎么写——写了什么——写的怎么样)去回答,让阅卷老师无懈可击。
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动和召唤,曾经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学习,加强古诗文阅读理解的能力,切身处地地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提升对传统文化名著的兴趣。文学部分在文化课考试所占比重最 大,掌握好理解和鉴赏的技巧。

历史部分的参考书目与去年一致,《中国历史通识读本》共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是中国古代史部分,下编是中国近代史部分
而写关于历史的书,任何人去写都不太可能再有新观点,这本《中国历史通识读本》也不例外,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同学,在阅读《中国历史通识读本》的同时,建议结合高中历史课本,因为课本的内容要比中传的推荐书详细,同时,建议要重点学习近现代史!
历史备考tips
学好历史的前提是一定要建构一个明晰的历史知识网络图,不能东一块、西一块,不成体系。历史知识网络图的构建可以按照时间和主题两个方面来共同构建。以时间为经,以主题为纬。
同时,为了应对选拔性考试,历史知识要注意关键性知识的掌握,一些历史选择题的陷进就存在于一些关键性的历史知识中。在历史知识的记忆上,首先要明确的是历史记忆没有捷径,花时间和精力是必要的,但是在历史知识的具体处理上可以有一些小的方法,比如主体记忆法、逻辑记忆法、空间记忆法等。
每个人都可以学好历史,学好历史不存在很大门槛,只要你肯投入时间和精力,并且掌握科学的方法,历史一定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

最 后,哲学部分的占分比例虽然是最少的,但是其拉分是最 大的,高中政治有哲学课程,但很少涉及中国古代哲学,高中历史倒是涉及到了一些古代思想,但属于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哲学备考tips
1、提纲挈领,系统掌握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源流以及各主要人物以及思想流派主要思想特点。建议充分借鉴李中华《中国哲学通识读本》的篇章结构安排。比如,对于墨子的理解,就可以以其提出的十大主张:兼爱、非攻、非乐、非命、节用、节葬、尚贤、尚同、天志、明鬼为骨架来理解,不每一个概念都要搞懂,但求有大致印象。简单来说,就是关于每一个思想潮流都能说几句。
2、执本从末,切勿抠细节、钻牛角尖,要抓住各人物、流派最经典重要的理论源头,对于其中的某些重要原著论断语句或者体现思想核心的语句要求完整地记忆。
譬如《大学》中提到的近德修身的“三纲领”“八条目”,就要求背记。在背记过程之中,切勿死记硬背,要理解这些思想条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三纲领”分别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来排列?其中必定有其内在逻辑,我们要掌握其中的内在逻辑,避免混淆。掌握了这些核心思想的内在逻辑,那些细节的东西自然也就能梳理开了。
3、掌握基本的问题论述写作能力。对两种写作题做好充分准备:一种是思想内容概括型,例如要求概括孔子“仁”的思想,这种写作题的写作要求主要参考第 一条策略建议。另一种是简述论证型,譬如论述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论证过程,这种写作题的写作要求主要参考第二条策略建议。
在此之外,还需要自己分别构建一套写作模板,防止在应考的时候天马行空肆意发挥,稳扎稳打地拿到写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