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会“玩”才是真学霸 看看高考状元都爱什么体育运动?

2021-08-02 11:25

高考成绩刚出,又将迎来中考。每年,家长都为孩子能不能考上重点高中而焦虑。招生人数有限,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有的孩子,侥幸压线。有的孩子,却以0.5分之差无缘重点。

如果说,因为学习成绩略逊一筹也就罢了。这其中,还有因为体育成绩没达标而扣分的,你说冤不冤?还有的学生,以高分考上了重点,却在军训时,晕倒病倒。为啥呢?因为体质太差!

很多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从来不让孩子参加任何运动。为了节省上学放学的时间,开车接送,孩子每天极少走路。加上一些学校对体育锻炼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孩子体质必然受到影响。

运动风采

可运动真的会耽误学习吗?

不但不耽误学习,还能促进学习,提高成绩呢。

历年的新闻媒体在采访高考状元时,发现有一点惊人相似:95%以上学霸都作息规律,热爱运动。

即使在高三备战高考时候,也极少有超过晚上12点睡觉的。他们当中不少人喜欢打球、跑步、健身、游泳等运动。时间再紧张,每天也会抽出一点时间到操场跳跳绳,跑几圈,或做做其他运动。

运动项目

事实证明,运动会不仅令人身体强健,还会带来快乐和激情。每次运动出汗之后,酣畅淋漓,释放压力,心灵舒展,点燃了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

坚持运动,还会锻炼毅力,增强自信,提高勇气,遇到困难不会轻言放弃。再加上充足的睡眠,孩子精力充沛,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可以说,运动=健康快乐+磨练意志+促进学习……;父母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运动的习惯尤为重要。

体育运动

一起来看看17年各地的高考状元,他们是如何看待体育运动这件事的。

山西省文科状元周仕达

山西省文科状元周仕达

山西的文科状元周仕达喜欢打乒乓球,每周六下午都会去打。他说:“我的水平很一般,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减压方式。上了高中之后,每天晚上跑步,只是到了高三时间比较紧,跑步才稍微有所少了。”

上海市理科状元李翰飞

上海市理科状元李翰飞

上海市理科状元李翰飞就是热衷于足球的“女学霸”,李翰飞从初中开始就喜欢和学校里的男生一起踢足球,常常踢后卫和守门员。考入复旦附中后,虽然学习压力变大,但课余李翰飞还是没有放弃足球的爱好,甚至还在校内建立了女子篮球社。

广东省理科状元李奕辰

广东省理科状元李奕辰

广东省理科状元李奕辰说:“虽然学业紧张,可是每天下午都会去学校操场跑几圈。”李奕辰长期都坚持适量运动,尤其喜欢游泳和羽毛球,这让他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还能保持着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

疑惑

有的家长会疑惑:

运动为什么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促进孩子学习呢?

1、对记忆力、专注力和室内上课的行为表现产生正面效果

研究证明,运动时会产生三种激素:多巴胺、血清素与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会帮助学生学习。多巴胺是正向的情绪物质,人在快乐情境下学习较有效果,血清素可以帮助记忆,正肾上腺素可以使孩子专注力增强,阅读、理解能力都会提高。

2、减低因为压力引起的焦虑与忧郁

运动能够抵抗忧郁,振奋情绪,提高挫折的容忍度、增强免疫系统。当剧烈运动时,脑内会产生一种脑内啡,这种荷尔蒙可以镇静大脑、缓解压力,产生幸福愉悦感。压力激素会阻碍记忆储存和睡眠能力:这两者是帮助学生考试取得高分的关键因素,所以压力的减少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3、运动能促进睡眠

有氧运动有助于睡眠。更好的睡眠意味着可以通过REM睡眠,将学习时的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从而获取理想的分数。

4、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

多运动是很好的宣泄管道,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孩子保持心情愉快才能看得进去书,帮助记忆,学习才会有效果。

5、身体健康少生病

有了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运用所学,知识才有意义。否则,学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

青少年运动

近几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堪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生体质差的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体育活动量严重不足,而学生体育活动量的不足又与升学压力大、体育活动在很多时候只能给文化课学习让路的现实有关。

有些家长认为,并非不知道孩子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但当身边别的孩子都在闷着学习的时候,哪里还敢让自己的孩子把有限的课余时间浪费在学习之外的事情上呢?

不少家长都会非常疑惑,为什么自己家的孩子恨不得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做练习题,那些学霸却还有时间去运动,这到底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这些疑惑是建立在‘重智轻体’的基础上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喜欢体育运动的高考状元在10个小时的文化学习时间中抽出了1个小时用于体育运动,激活了他们的身体,让血液流得更快,精神更加饱满,学习效率反而更高,这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1+1>2”的道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动商促进了高考状元的产生。”

NBA球星林书豪

NBA球星林书豪是哈佛大学的一枚学霸

科学界对青少年参加体育运动与实现智力开发的互促作用早有定论,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学习容易遇到“瓶颈”,也就是如果不开发身体机能,智力发展容易产生“天花板效应”。一个人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在6岁~16岁这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经常运动,有助于智力发展。体育活动还常常涉及选择、计划和解决问题等思维活动,因此可以说“运动促进大脑的发展”。

所以,希望孩子们可以在课余培养一个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运动项目,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提升学习质量!

◆ ◆ ◆  ◆ ◆

我们关注运动的力量

有一种力量 比胜利更耀眼

我们致力于青少儿的成长

因为他们 足以改变未来

北京儿童体适能培训班
面授小班
详询2人预约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