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五四精神 书写青春梦想
2020-05-07 10:33导读: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激励我校优秀青年的奋斗热情,共青团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委员会 于2020年5月4日晚19:00 成功举办了《传承五四精神 书写青春梦想》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学生有于秀艳校长助理,贺庆桥主任、林红英主任、卞大伟主任、校团委书记董春月书记、初中团委书记刘成书记、教职工团委书记张悦书记、组织委员殷海洋老师、宣传委员刘鑫博老师、纪检委员周鹏老师、体育委员高淑温老师以及全体高三、初三学生们。


在庄严的《国歌》、《团歌》声中,活动缓缓拉开了帷幕

1919年的5月4日,一群青年学生走上北京街头,高喊“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喊出了中华民族渴望独立自强的梦想,因而铸就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光彩照人的五四精神。弹指一挥间,101年飞逝而过,“五四精神”虽已成为历史,但“五四精神”仍然需要青年一代自觉学习与践行,崇尚科学、奋发有为,展现中华儿女果敢、智慧、爱憎分明的精神风貌,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校团委书记董春月老师提出青年团员们学习“五四精神”,要学习平等做事的精神、要学习品德为先的精神、要学习志存高远的精神。“五四精神”的精髓,就是奋斗、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

我校优秀团员代表刘展赫为初高三毕业班同学们加油打气,号召同学们,将奋斗精神融入到学习中去,将奋斗精神体现在每一分每一秒中。
当年的时空下一群热血青年儿男,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舍身忘死,浴血奋战。
少年强则国家强,有奋斗的青年,方有奋进的中华
师生齐诵《少年中国说》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年华正在,书写青春,同学们用钢笔字书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

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追梦人,“五四家书,相约未来”,用时光胶囊贮藏起我们对青春、梦想的追逐。

同学们将未来的梦想封贮起来,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份时间胶囊再次开启,那些红色的火种留存下来的奋斗精神必然会是最美好的记忆。


校党总支副书记于秀艳做题为《无奋斗,不青春 越奋斗,越幸运》的活动总结。于书记指出历史的接力棒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手上,脚踏实地的奋斗,是成功的不二法门。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克服重重困难,在空中课堂里,不懈奋斗,孜孜以求,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于书记鼓励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几十天里,再接再厉,永不言败,奋斗到底!

传承五四精神 系列活动,不仅是梦想的传递更是学生对祖国,对未来的祝福和期许,我校初中部、高中部同时分别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五四运动。

制作:高一六班 陈雅洁
这份作品的手工元素丰富且整体上十分细致,可见小制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构思、制作的用心。图样部分,有左上侧的共青团图徽,团旗的部分稍微做了镂空处理,仿佛能看到红旗飘扬的姿态,极具动感,体现了我们青年一心跟党走的政治觉悟,右侧的立体“五四传承”图样则展现了小制作者传承发扬五四精神的担当,文字部分则有五四精神的概括总结和关于当代青年的使命的论述,反映出小制作者对“新时代、新青年、新作为”的深刻理解和把自身的奋斗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高度使命感,折射出我们北附学子的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

制作:高二七班 唐珊
悬于上方的“青年”二字以它洒脱的阴影昭示着当代青年勇于创新、风华正茂、头角峥嵘的优良品格,体现了青年才俊们在五四节日中的主体作用,更突出了青年脊梁们在国家崛起、民族复兴中担当的大任;正下方的“爱国、进步、科学、民主”正是当时五四运动的口号与宗旨,卡片翘出部分的青年右手斜向上,洋溢着青年的蓬勃朝气,与下方的刚正二字“五四”相映,再下方则是两面鲜红的旗帜,体现了青年们捍卫国家尊严、推动民族复兴的必胜决心;左下方则是宋庆龄女士对青年的评价与赞赏,呼吁着当代青年不懈奋斗,争做“五四青年”!

制作:高二六班
这份来自高二六班的作品元素多样,内容充实,上侧有着“无奋斗不青春”的字样,展现了小制作者们作为青年的热血与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左侧有共青团的图徽及“五四青年”“致青春”图样,使整体布局上更丰富多样,右侧有“名人金句”一栏,摘抄了五四精神的含义与茅盾先生的名言,紧扣主题又使人有所感悟,左下侧及下侧则是制作者们对自己,对我们青年的希冀,反映了同学们对青春的深刻理解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迫切想将自己的青春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的责任与担当。
《热血》
八年8班 文睿康
101年前的呐喊,仍在回响;
101年前的热血,仍在流淌。
那口号的激荡,青年的梦想,
仍在心中,伴我们成长。
你们,是水深火热中的一声风雷;
你们,拥有着青春散发的无限力量;
你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你们,是这新时代的希望!
掀起爱国进步之潮,
引领民主科学之流。
打开新民主与共产之门,
给予帝国封建当头一棒!
…
《风雷变,青年魂》
八年2班 刘新文
“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被誉为俄国社会主义之父的赫尔岑先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么何为青春呢——它是熠熠生辉的朝阳,充满了希望的味道;青春是生生不息的小草,散发着不息的活力;青春是滔滔不绝的海浪,象征着博大的胸怀。
1919年5月4号,这是一个不凡的日子。北京天安门前涌聚了3000多名学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所谓的“巴黎和会”竟然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特权转让给日本,中国人民积压在心中多年的愤怒和憋屈在此刻瞬间迸发出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激愤的口号从数千名学生口中喊出,滚滚音浪席卷了中华大地,喊醒了还沉浸在美好幻想的无知国人。懦弱的北洋政府屈于帝国主义压迫,派动军警镇压了游行,这无疑是在爱国人士的怒火上浇了一把油。五四运动逐渐扩大,中华民族钢铁般的骨气不容践踏!越来越多的人站了出来,越来越多声音冲入耳畔,爱国之火在燃烧,在燃烧!这不尽的火焰,仿佛当年白居易诗句中的野火带来春风,让我们的民族生命再焕发活力。…
五四运动,传承精神,书写梦想。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我们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