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子柒手工染布上热搜被骂!追求和别人不一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对吗?
2020-04-08 12:30最近,许久没有发微博的李子柒因为一条染布的视频又上了热搜。

视频里李子柒跟以往一样,播种、收割,然后打靛、起缸、跟老前辈学习蓝印花布的蜡染手艺。
接近17分钟的视频,过程简单朴实,没有炫酷的特效和滤镜,一切看起来跟普通的农务活儿没什么两样。
目前她的这条微博已经有100多万的点赞,26万的转发。
惊人数据的背后,是她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制作的成果。
曾经有很多人研究过李子柒爆火的原因:

有人说,每天下班疲惫的时候看看她的视频,瞬间感觉到内心平静,更多的人则是对这种“过不来”的人生表示羡慕——
但是,也有很多人质疑李子柒:“视频假”、“有团队操作”、“不配代表中国文化输出”,甚至用“田园女权主义”来形容这群人对李子柒膜拜的疯狂——

不管大家怎么吵来吵去,李子柒始终没有回应,还是一如既往的种地、摘菜、做饭、养花、拍视频,享受桃源般的生活。
颇有唐伯虎诗句中“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感觉。
不管李子柒到底值不值得效仿,我想说:向往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值得痛批的?
正如下面这位网友所表达的一样:在大环境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艰难生存、取得一定的成就,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看不惯的人,也许仅仅是因为她“有勇气过上我们不敢过的生活并且还名利双收”而已。
把理想生活具体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喜欢车水马龙,有人向往山川海洋;有人热爱都市的霓虹,有人钟情山野的晨雾。
生活的确可以很多元,但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吃西餐喝红酒,强行装中产的“伪精致主义”。
有一对颇为“神奇”的夫妻,过着比李子柒还“朴实”的生活——


这场生活里,可能就结婚时稍微盛大一点——
婚礼在室外举行,租了一所村校作为场地;选下午的时间,是因为不需要灯光,也不需要空调;场地布置,都是尽量就地取材:用树叶、花瓣等等,非常简单。
连最 具有仪式感的戒指,都是用草编织的。在婚礼上完成了交换仪式,第二天就把这双对戒埋到泥土里,让它们回归了大自然。
可能有人觉得会觉得这样朴素的生活近乎严苛和变态了,但他的这番话却是真能打动人心:

他们夫妻穷吗?并不是。两人都是名校高材生,因为有相同的环保理念走在一起,并且坚持了十几年。
这种生活方式并没有多么伟大,只不过——
这是21世纪了,对生活的追求,早就不是每天摇晃着红酒杯;同样,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微博搜索李子柒,发现她不仅会种菜做饭,还会根据时令插花。梅花、梨花、荷花向日葵,甚至是瓜果,都成为她案桌上的艺术。


而李子柒的花艺作品呢,其实很简单,什么季节有什么花,就插什么花,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花开,而是插花与赏花的意趣。
至于插花,还真不是一件故作高雅的事情。
唐宋时“插花”与“焚香”、“点茶”、“挂画”共称“四艺”。插花以元代时期作品为代表,而清朝沈复的《浮生六记》里,也对当时的花艺技巧有记载:
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势必枝乱梗强,花侧叶背,既难取态,更无韵致矣。

在汪曾祺的《人间草木》里,更是对花卉植物的描写充满了诗意:
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他说: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一定要爱点儿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所以,不要低估花艺的治愈能力。
现代人的孤独,基本上被这两样东西治愈:花草和宠物。对于一些人来说,宠物俨然成为了亲人般的存在,而花草则是一种灵魂慰藉。

竹篱瓜架下的黄粱浊酒和朱门大厦中的山珍海鲜,都有它的受众,生活情趣是不分贵贱的,毕竟百年之后一抔黄土,谁都不要看不起谁。
所以,热爱花艺的人,不仅是生活的艺术家,更是孤独的治愈家。当你有热爱一切的心,才不会感到生活的寡淡。
如果你也恰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喜欢与花草为伍
想要让平淡的生活多一些生命的色彩
我们支持你勇敢地追求向往的生活
米兰欧《核心花艺设计课程》
让你成为时尚生活的艺术家

国内首创花艺设计核心闭环思路、造型体系、理论化的学术课程
经过行业大咖精心打磨,8大板块理论+实操学习,一共90个课时,学完仅仅需要15天
业界顶 级大师倾囊相授,0距离交流
完善的后续就业、创业服务,行业顶 尖资源配备
很多人学习前可能有所顾虑:基础薄弱,缺乏美学功底的人也能来学吗?
在《核心花艺设计课程》里面,我们并不会死板地教大家插花技巧,而是通过对美的感知,以美学的方式以及核心闭环思路来学习花艺搭配设计。
课程优势

除此之外
现代流行的花束设计
以及盆栽、场景花艺设计等等
都能在《核心花艺设计课程》里学到
如果不能成为李子柒
那就成为更好的自己吧!
详细课程大纲和师资看这里



师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