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茶识茶趣 ,历史上的名茶

2019-10-12 12:06

导读:十余年来,饮源斋始终坚持“教有专修、学以致用”的职业技能培训理念、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健康生活理念,为社会各界的茶艺、香学、养生等技能爱好者提供专业学习平台。由此, 云南饮源斋也为我们讲解国茶的来源以及各个时期各个地方的茶。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个地方的茶吧!

历史上的名茶

茶文化源远流长,我国关于茶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神农时期,而自唐宋时期则是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不少名茶自那时流传至今。今天,饮源斋与大家分享历史上的名茶。

唐代名茶

据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有50余种,大部分是蒸青团茶,少量是散茶。“顾渚紫笋”,又名顾渚茶、紫笋茶,产于潮州(现浙江长兴)。“阳羡茶”同紫笋茶,又名义兴紫笋,产于常州(现江苏宜兴)。“寿州黄芽”又名霍山黄芽,产于寿州(现安徽霍山)。“靳门团黄”产于湖北靳春。

唐代名茶

蒙顶石花”又名蒙顶茶,产于剑南雅州名山(现四川雅安蒙顶山)。“神泉小团”产于东川(现云南东川)。“昌明茶、兽目茶”产于绵州四剑阁以南、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现四川绵阳安县、江油)。“碧涧、明月、芳蕊、茱萸”产于峡州(现湖北宜昌)。“方山露芽”又名方山生芽,产于福州。“香雨”又名真香、香山,产于夔州(现四川奉节、万县)。

唐代名茶

“楠木茶”又名枬木茶,产于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衡山茶”产于湖南衡山,其中以石廪茶最著 名。“㴩湖含膏”产于岳州(现湖南岳阳)。“东白”产于婺州(现浙江东阳东白山)。“鸠坑茶”产于睦州桐庐县山谷(现浙江淳安)。“西山白露”产于洪州(现江西南昌西山)。“仙崖石花”产于彭州(现四川彭县)。“绵州松岭”产于绵州(现四川绵阳)。

唐代名茶

“仙人掌茶”产于荆州(现湖北当阳)。属蒸青散茶,仙人掌状。“夷陵茶”产于峡州(现湖北夷陵)。“茶牙”产于金州汉阴郡(现陕西安康、汉阴)。“紫阳茶”产于陕西紫阳。“义阳茶”产于义阳郡(现河南信阳市南)。“六安茶”产于寿州盛唐(现安徽六安),其中“小岘春”最出名。“天柱茶”产于寿州霍山(现安徽霍山)。“黄冈茶”产于黄州黄冈(现湖北黄冈麻城)。

唐代名茶

“雅山茶”产于宣州宣城(现安徽宣城)。“天目山茶”产于杭州天目山。“径山茶”产于杭州(现杭州余杭)。“歙州茶”产于歙州婺源(现江西婺源)。“仙茗”产于越州余姚瀑布泉岭(现浙江余姚)。“腊面茶”又名建茶、武夷茶、研膏茶,产于建州(现福建建瓯)。“横牙、雀舌、鸟嘴、麦颗、片(麟)甲、蝉翼产于蜀州的晋源、洞口、横原、味江、青城等地(现四川温江灌县一带),属著 名的蒸青散茶。

“邛州茶”产于邛州的临邛、临溪、思安等地(现四川温江地区)。出产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散茶。“泸州茶”又名纳溪茶,产于泸州纳溪(现四川宜宾泸县)。“峨眉白芽茶”产于眉州峨眉山(现四川乐山地区)。“赵坡茶”产于汉州广汉(现四川绵竹)。“界桥茶”产于袁州(现江西宜春)。“茶岭茶”产于夔州(现四川奉节、巫溪、巫山、云阳等县)。

唐代名茶

剡溪茶”产于越州剡县(现浙江江嵊县)。“蜀冈茶”产于扬州江都。“庐山茶“产于江州庐山(现江西庐山)。“唐茶”产于福州。“柏岩茶”又名半岩茶,产于福州鼓山。“九华英”产于剑阁以东蜀中地区。“小江园”产于剑州小江园(现福建南平)。

宋代名茶

宋代名茶在唐代名茶的基础上已达到90余种,这些茶在《宋史·食货志》、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宋代熊蕃的《宣和北苑贡茶录》和宋代赵汝砺《北苑别录》中都有记载。宋代名茶仍以蒸青团饼茶为主。当时“斗茶”之风盛行,也促进了各产茶地不断创造出新的名茶,散芽茶种类也不少。

宋代名茶

元代名茶

据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和其他有关文史资料记载,元代名茶计有40余种。2、明代名茶:明代因开始废团茶兴散茶,所以,蒸青团茶虽有,但蒸青和炒青的散芽茶渐多。据顾元庆《茶谱》(1541年)、屠隆《茶笺》(1590年前后)和许次纾《茶疏》(1597年)等记载,明代名茶计有50余种。

元代名茶

清代名茶

有些是明代流传下来的,有些是创新的。清代近300年的历史中,除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外,还发展产生了乌龙茶。在这些茶类中,有品质超群的茶叶品目,逐渐形成了我国至今还继续保留着的传统名茶。清代名茶计有40余种。

清代名茶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