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调度管理
2020-03-07 16:531、概述
1.1定义
NR系统采用共享信道传输,时频资源在UE之间是动态共享的,gNodeB通过调度特性实现上下行链路时频资源的分配,除了能**系统吞吐率和用户资源公平外,还可以提升系统容量和网络性能。
调度特性包括如下基本功能:
(1)优先级计算
调度器根据调度输入的信息,想·确定承载的调度优先级和选定调度的用户,**调度公平性的同时,最 大化系统吞吐量。
(2)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选择
调度器根据调度输入的信息,确定每一个调度用户的MCS。MCS包括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16QAM(16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64QAM(64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以及256QAM(256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不同调制方式下采用不同的信道编码效率。
对于信道质量好的场景,提供高阶的调制方式和高的编码效率。调制阶数和编码效率越高,传输效率越高。
(3)资源分配
调度器根据用户数据量和选定的MCS,确定用户分配的RB(ResourceBlock)数和RB位置。同一个UE在一个时隙里可以分配多个RB,可分配RB的最 大个数和系统带宽、子载波间隔有关。C-band100MHz带宽下,可分配的RB数为273个。
1.2相关概念
1.2.1调度器
调度器位于NR系统的MAC层,其基本功能是每个时隙为小区中的UE分配合适的系统资源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按照调度方向,调度器分为下行调度器与上行调度器。
下行调度器
下行调度器为UE分配下行物理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上的资源,并选择合适的MCS用于系统消息或用户数据的传输。其功能为:
(1)为UE分配PDSCH上的时频域资源。
(2)为UE分配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资源,以便UE进行PDSCH的解调。
(3)为UE选择合适的MCS用于系统消息或用户数据的传输。
上行<4G工程师如何学习5G>5G考试中常见题答案解析(1)调度器
上行调度器位为UE分配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上的资源,并选择合适的MCS用于用户数据的传输。其功能为:
(1)为UE分配PUSCH上的时频域资源。
(2)为UE分配DMRS资源,以便gNodeB进行PUSCH的解调。
(3)为UE选择合适的MCS用于用户数据的传输。
1.2.2RE和RB
RE(ResourceElement)是NR系统最小的时频资源单位,其在频域上占据一个子载波,在时域上占据一个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
RB是NR系统在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最小单位,在频域上包含12个子载波。
RE和RB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

图1-1RE和RB示意图
NR系统支持15kHz,30kHz,120kHz子载波间隔,因此OFDM符号带宽不同,一个无线帧(固定为10ms)包含的slot数量不同。
NR系统支持15kHz,30kHz,120kHz子载波间隔,因此OFDM符号带宽不同,一个无线帧(固定为10ms)包含的slot数量不同。
15kHz子载波间隔下,一个无线帧包含10个slot。
30kHz子载波间隔下,一个无线帧包含20个slot。
120kHz子载波间隔下,一个无线帧包含80个slot。
1.2.3MCS
MCS是指调制与编码方案。包括QPSK、16QAM、64QAM以及256QAM。不同的调制方式下采用不同的信道编码效率。其中:
QPSK是将2个信息比特调制成一个调制符号。
16QAM是将4个信息比特调制成一个调制符号。
64QAM是将6个信息比特调制成一个调制符号。
256QAM是将8个信息比特调制成一个调制符号。
1.2.4TBS
TBS(TransportBlockSize)是指传输块大小。
(1)一个无线帧包含10个slot。
(2)30kHz子载波间隔下,一个无线帧包含20个slot。
(3)120kHz子载波间隔下,一个无线帧包含80个slot。
2、下行调度
2.1下行调度基本功能
2.1.1原理描述
下行调度的基本流程如图2-1所示,用户数据请求会作为调度器的输入,用户调度结果会作为调度器的输出,详细请参见3GPPTS38.214V15.4.0中的5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relatedprocedures。

图2-1下行调度基本流程
下行调度器的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描述如下。
用户数据请求
RLC(RadioLinkControl)数据缓存状态:RLC缓存中的数据量,指示用户待调度的数据量。
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反馈状态:HARQ反馈状态包括ACK(Acknowledgement)、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和DTX(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指示用户初传数据和重传数据的传输正确性。
用户调度结果
PDSCH时频域资源:调度器给UE分配的PDSCH时频域资源,包括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DMRS资源:调度器给UE分配的DMRS资源。
MCS:调度器为每个调度成功的UE指示的调制编码方式。
说明:
基站形态、终端能力、下行功率等信息也会影响调度的结果。
下行调度器每时隙调度的流程如下。
确定调度的内容和数传调度的类型,详细请参见确定调度内容和类型。
调度用户,详细请参见调度用户。
选择MCS,详细请参见选择MCS。
分配PDSCH时频域资源,详细请参见分配PDSCH时频域资源。
分配DMRS资源,详细请参见分配DMRS资源。
确定调度内容和类型
下行调度器在调度数据前,需要确定调度的内容和类型。
1、确定调度内容
(1)在每时隙调度中,调度内容包括控制面信息和数据面信息,这些信息均在PDSCH上传输。
(2)控制面信息包括公共控制信息和用户级控制信息。其中公共控制信息包括广播消息、寻呼消息和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用户级控制消息包括SRB0、SRB1、SRB2和SRB3等。
数据面信息是指用户与无线网络之间传输的业务数据。
2、确定调度类型
(1)如果RLC中有缓存数据,则调度器认为有新的数据需要传输,并将此类调度确定为初传调度。初传调度结束后,
(2)如果用户下行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状态为ACK,则表示此次数传调度成功,该数据调度流程结束;如果该用户还有未被调度的RLC缓存数据,则继续进行初传调度。
如果用户下行传输数据的HARQ反馈状态为NACK/DTX,则表示此次数据调度失败,调度器需要重新调度该数据,并将此类数传调度确定为重传调度。
调度用户
gNodeB确定了数传调度类型后,会根据调度类型来进行调度。
(1)初传调度
下行初传调度根据EPF(EnhancedProportionalFair)算法,对多个有下行数据传输请求的业务进行优先级排序,并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调度。
(2)重传调度
下行重传调度为异步自适应HARQ重传,每时隙的HARQ重传调度流程如图2-2所示。

图2-2自适应HARQ重传调度流程
1、判断是否有符合HARQ重传条件的用户
调度器通过判断当前调度时隙是否处于异频测量GAP等信息,以确定是否将重传用户加入当前的重传调度队列。
说明:
1、测量GAP是指让UE离开当前频点到其它频点测量的时间段。
(1)若满足重传条件,则调度器将用户加入重传调度队列,跳转到2。
(2)若不满足重传条件,则调度器不进行重传调度,重传调度结束。
2、挑选一个HARQ重传用户
调度器通过计算重传用户的HARQ等待时间,按等待时间从长到短的顺序给用户进行重传排序,挑选用户。
3、判断连续重传失败次数是否小于最 大重传次数
(1)若是,则调度器尝试为重传用户进行资源分配,跳转到4。
(2)若否,则调度器放弃本次重传,将用户的HARQ信息释放。
4、判断下行资源是否有剩余
(1)若是,则调度器挑选当前重传队列中优先级最 高用户尝试进行HARQ重传,跳转到1。
(2)若否,则调度器重传调度结束。
为了实现对重传资源的精准利用,引入下行增强自适应重传功能。下行增强自适应重传功能可以将节约出来的重传资源用于新传,以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
选择MCS
系统按照UE上报的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自动选择传输用户数据时所用的MCS,如果MCS不能真实反映调度时刻的信道质量,初传误块率IBLER(InitialBlockErrorRate)就不能收敛于最 优值。因此下行调度器会定期检查用户是否有HARQ反馈,如果存在HARQ反馈,gNodeB根据HARQ反馈结果,判断调度器当前选择的MCS与实际信道质量的偏离程度,并自适应调整MCS,确保调度器选择的MCS与信道质量匹配,使得IBLER能够收敛到最 优值,从而提升系统的下行吞吐量。
(1)IBLER的目标值设置越低,下行数据包MCS选择的调制阶数越低,会导致传输效率降低。
(2)IBLER的目标值设置越高,下行数据包MCS选择的调制阶数越高,会导致下行数据包重传的增加。
说明:
影响CQI上报值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如下:
CQI上报至少存在n个时隙的时延。当CQI上报时延超过信道的相干时间,将导致上报时刻的CQI与调度时的信道质量不匹配。n与gNodeB处理能力、空口传输时延及CQI上报周期有关。
分配PDSCH时频域资源
PDSCH时频域资源包括PDSCH时域资源和PDSCH频域资源。分配PDSCH时频域资源是指给用户分配合适的资源大小和资源位置。
1、分配PDSCH频域资源
3GPPTS38.214V15.4.0中5.1.2.2Resourceallocationinfrequencydomain章节规定了type0和type1两种资源分配方式。
type0是RBG粒度的分配方式,支持非连续分配和连续分配;type1是RB粒度的分配方式,仅支持连续分配。
当前公共控制信息的资源分配采用type1分配方式。
当前用户级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采用type0的连续分配方式,如图2-3所示。

图2-3type0连续分配方式
2、分配PDSCH时域资源
调度器需要为终端指示调度所在slot,以及该slot内调度的OFDM符号的起止位置。
分配DMRS资源
DMRS资源分配是为了UE实现下行PDSCH资源的解调。3GPPTS38.211V15.4.0中7.4.1Referencesignals定义了PDSCHDMRS的相关定义,包括DMRS符号数、DMRS配置类型、DMRSport端口分配、CDMgroup分组等内容。
PDSCHDMRS有如下定义。
1、DMRS种类
FrontLoaded(FL)DMRS:前置DMRS符号,支持1个或2个符号。参数NRDUCellPdsch.DlDmrsMaxLength控制下行前置DMRS的最 大符号长度,默认取值2个符号。
(1)当参数NRDUCellPdsch.DlDmrsMaxLength配置为“1SYMBOL”时,下行前置DMRS以DMRS开销最小化为原则,按1个符号生效。
当参数NRDUCellPdsch.DlDmrsMaxLength配置为“2SYMBOL”时,下行前置DMRS以用户体验优先为原则,自适应选择1个或2个符号生效。
(2)Additional(Add)DMRS:附加DMRS符号,协议中支持0、1、2和3组,当前版本支持0、1、2组,通过参数NRDUCellPdsch.DlAdditionalDmrsPos配置下行附加DMRS的位置。每组附加DMRS的符号数与前置DMRS符号数相同,附加DMRS符号在slot内的具体时域位置由协议根据PDSCH的符号配置来确定,不需要特别指示。
2、DMRS配置类型
DMRS的配置类型由参数NRDUCellPdsch.DlDmrsConfigType来确定,可以配置为“TYPE1”,“TYPE2”和“TYPE_ADAPYTIVE”。
(1)当配置为“TYPE1”时,DMRS示意图如图2-4所示。

图2-4PDSCHDMRSType1
(2)DMRSType1下,CDMgroup有2组,其中,
2/3(1个前置DMRS符号)
2/3/6/7(2个前置DMRS符号)
0/1(1个前置DMRS符号)
0/1/4/5(2个前置DMRS符号)
第1组CDMgroup0指的是蓝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第2组CDMgroup1指的是黄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3)当配置为“TYPE2”时,DMRS示意图如图2-5所示。

图2-5PDSCHDMRSType2
DMRSType2下,CDMgroup有3组,其中,
1、第1组CDMgroup0指的是蓝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0/1(1个前置DMRS符号)
0/1/6/7(2个前置DMRS符号)
2、第2组CDMgroup1指的是黄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2/3(1个前置DMRS符号)
2/3/8/9(2个前置DMRS符号)
3、第3组CDMgroup2指的是红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4/5(1个前置DMRS符号)
4/5/10/11(2个前置DMRS符号)
3、上行调度
3.1上行调度基本功能
3.1.1原理描述
上行调度的基本流程如图3-1所示,用户数据请求会作为调度器的输入,用户调度结果会作为调度器的输出,详细请参见3GPPTS38.214V15.4.0中的6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relatedprocedures。

图3-1上行调度基本流程
上行调度器的输入信息与输出信息描述如下。
用户数据请求
1、SRI(SchedulingRequestIndicator):UE通过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告知gNodeB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调度器据此为UE分配PUSCH时频域资源。
2、BSR(BufferStatusReport):UE向调度器发送的上行数据缓冲区中数据量大小。
3、HARQ反馈状态:HARQ反馈状态包括ACK、NACK,指示用户初传数据和重传数据的传输正确性。
用户调度结果
1、PUSCH时频域资源:调度器给UE分配的PUSCH时频域资源,包括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
2、DMRS资源:调度器给UE分配的DMRS资源范围。
3、MCS:调度器为每个调度成功的UE指示的调制编码方式。
上行调度器每时隙调度的流程如下。
1、确定用户调度类型,详细请参见确定用户调度类型。
2、调度用户,详细请参见调度用户。
3、分配PUSCH时频域资源,详细请参见分配PUSCH时频域资源。
4、选择MCS,详细请参见选择MCS。
5、分配DMRS资源,详细请参见分配DMRS资源。
确定用户调度类型
上行调度器在调度数据前,需要确定用户的调度类型,用户的调度类型包括初传调度和重传调度。
初传调度是指数据块的初次调度,调度器通过如下任意一种方式触发上行初传调度。
1、gNodeB收到用户的SRI请求,此时调度器认为有新的数据需要传输。
2、gNodeB通过预调度的方式主动调度用户上行数据。预调度是指不论UE是否向gNodeB发送SRI请求,每隔一段时间gNodeB都会主动调度一次UE,以减少从UE发送SRI到获得上行调度授权的时间。
初传调度结束后
1、如果gNodeB接收用户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状态为ACK,则表示此次调度成功,调度流程结束;如果用户在上一次上行传输的数据块中携带了BSR报告,则表示用户还有未被调度的数据,继续进行初传调度。
2、如果gNodeB接收用户上行数据的HARQ反馈状态为NACK,则表示此次调度失败,调度器需要重新调度该数据块,并将此类调度确定为重传调度。
调度用户
gNodeB确定了用户的调度类型后,会根据用户的调度类型来进行调度。
1、初传调度
上行初传调度根据EPF算法,对多个有上行数据传输请求的用户进行优先级排序,根据EPF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调度。
2、重传调度
上行重传调度为异步自适应HARQ重传。HARQ重传时,系统可以自适应选择MCS,TBS与初传的TBS相同。上行调度支持4个HARQ冗余版本。
分配PUSCH时频域资源
1、PUSCH时频域资源包括PUSCH时域资源和PUSCH频域资源。
PUSCH时域资源为去除短结构PUCCH、SRS和DMRS等已使用的OFDM符号后剩余的OFDM符号,如图4-2所示。

图4-2时域资源
PUSCH频域资源为去除长结构PUCCH和PRACH已使用的RB资源后剩余的RB资源,如图5-3所示。

图4-3频域资源
分配PUSCH资源是指给用户分配合适的资源大小和资源位置。
分配PUSCH频域资源
1、确定资源大小
上行调度器根据UE上报的缓冲区状态(BSR)、功率余量(PowerHeadroom)状态等确定该UE在本时隙所需的RB资源大小。当用户请求的数据量大小一样时,若用户的信道质量较好,则调度器分配给该用户的RB资源就较少。
2、确定资源位置
调度的RB位置根据资源分配结果来确定,在扣除其他用户占用的RB后,选定可用的RB位置。
上行调度可使用连续调度或非连续调度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通过NRDUCellAlgoSwitch.UlInconsecutiveSchSwitch的子开关“UL_NON_CON_SCH_SW”控制(默认配置为开)。
当子开关打开时,采用上行非连续调度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当子开关关闭时,采用上行连续调度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1)上行MU-MIMO功能关闭(即参数NRDuCellAlgoSwitch.MuMimoSwitch的“UL_MU_MIMO_SW”关闭)。
(2)低频TDD场景(低频表示Sub-6GHz的频段)。
(3)UE支持上行非连续资源分配的能力。
上行非连续调度
上行调度器在可用带宽范围内搜索一段连续或多段不连续的RB资源后分配给用户,这样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频域资源。上行非连续调度资源按RBG粒度进行分配,详细请参见3GPPTS38.214V15.4.0中6.1.2.2Resourceallocationinfrequencydomain。
上行非连续调度仅同时满足以下情景时才可以使用:
(1)上行MU-MIMO功能关闭(即参数NRDuCellAlgoSwitch.MuMimoSwitch的“UL_MU_MIMO_SW”关闭)。上行MU-MIMO功能的详细信息请参见《MIMO》。
(2)低频TDD场景(低频表示Sub-6GHz的频段)。
(3)UE支持上行非连续资源分配的能力。
上行连续调度
当子开关关闭时,上行调度器从可用带宽范围起始位置开始搜索一段连续的RB资源后分配给用户,上行连续调度资源按RB粒度进行分配,详细请参见3GPPTS38.214V15.4.0中6.1.2.2Resourceallocationinfrequencydomain。
分配PUSCH时域资源
调度器需要为终端指示调度所在slot,以及该slot内调度的OFDM符号的起止位置。
1、选择MCS
SINR(Signal-to-Interference-and-NoiseRatio)反映了UE的上行信道质量。由于信道变化对信号有影响,gNodeB测量时刻的SINR和调度时刻的SINR相比,可能已经有较大的变化。如果测量时刻的SINR不能真实反映调度时的信道质量,IBLER就不能收敛于最 优值。因此gNodeB需要对测量时刻的SINR进行调整,再根据SINR的调整结果确定上行调度的MCS。
2、调整SINR
上行SINR调整量初始值通过参数NRDUCellPusch.InitUlSinrAdjust配置。在进行SINR调整时,调度器根据上行IBLER目标值计算SINR调整量:
在现实网络中,不同场景对IBLER的要求不一样,因此上行IBLER目标值需要根据用户信道变化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使用户获得更高的上行吞吐率。上行IBLER目标值自适应功能通过打开参数NRDuCellAlgoSwitch.AdaptiveEdgeExpEnhSwitch的子开关“UL_IBLER_ADAPT_SW”生效。
(1)子开关关闭时,上行IBLER目标值为固定值10%。
(2)子开关打开时,根据SINR波动情况选择目标值。SINR波动越大,选择的IBLER目标值越大。
(3)当IBLER高于上行IBLER目标值时,SINR调整量向上调整。
(4)当IBLER低于上行IBLER目标值时,SINR调整量向下调整。
上行调度器在测量时刻的SINR基础上叠加SINR调整量后,得到调整后的SINR,调整后的SINR对应用户当前信道质量。
3、确定MCS
调度器将调整后的SINR与gNodeB解调性能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MCS用于用户上行传输。
分配DMRS资源
DMRS资源分配是为了gNodeB实现上行PUSCH资源的解调。3GPPTS38.211V15.4.0中6.4.1Referencesignals定义了PUSCHDMRS的相关定义,包括DMRS符号数、DMRS配置类型、DMRSport端口、CDMgroup分组等内容,用于确定用户的DMRS发送资源。
1、DMRS种类
FrontLoaded(FL)DMRS:前置DMRS符号,支持1个或2个符号。
Additional(Add)DMRS:附加DMRS符号,协议中支持0、1、2和3组,当前版本仅支持0、1和2组。由参数NRDUCellPusch.UlAdditionalDmrsPos配置附加DMRS符号的有无和符号组数,而附加DMRS符号的时域位置由协议根据PUSCH的符号配置来确定,不需要特别指示。
2、DMRS配置类型
DMRS的配置类型由参数NRDUCellPusch.UlDmrsType来配置,可以配置为“TYPE1”和“TYPE2”。由于支持“TYPE2”的DMRS类型是UE的可选能力,因此建议将DMRS类型配置为“TYPE1”,详细请参见3GPPTS38.306V15.4.0中4.2.7.10Phy-Parameters。
当配置为“TYPE1”时,DMRS示意图如图4-4所示。

图4-4PUSCHDMRS Type1
3、DMRSType1下,CDMgroup有2组,其中,
2/3(1个前置DMRS符号)
2/3/6/7(2个前置DMRS符号)
0/1(1个前置DMRS符号)
0/1/4/5(2个前置DMRS符号)
第1组CDMgroup0指的是蓝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第2组CDMgroup1指的是黄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4、当配置为“TYPE2”时,DMRS示意图如图4-5所示。

图4-5PUSCHDMRS Type2
DMRSType2下,CDMgroup有3组,其中,
(1)第1组CDMgroup0指的是蓝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0/1(1个前置DMRS符号)
0/1/6/7(2个前置DMRS符号)
(2)第2组CDMgroup1指的是黄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2/3(1个前置DMRS符号)
2/3/8/9(2个前置DMRS符号)
(3)第3组CDMgroup2指的是红色所示DMRSRE,对应的DMRSport为
4/5(1个前置DMRS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