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对制造业有多重要

2022-12-17 09:56

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上海和广东地区的“周末工程师”不知为多少筚路蓝缕的民营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其实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受益于大量的工程师。当年大众落户上海时,不但带来了设备,也引入了一批退休的德国工程师,以帮助本土员工提高技术水平,这才顺利实现了桑塔纳的成功产出与迅速的本土化。

汽车制造

这个经典案例后来被汽车产业反复使用,准确地说,很多产业领域的重要项目都受益这个模式。作为德国工业保持强盛生命力与传承的重要因素,德国退休工程师协会曾来到中国,为不少合资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汽车制造行业

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在某些技术领域仍需要大量的工程师红利,部分合资外企会为本土员工提供实打实的一对一的技能培训,直到本土员工通过可完全独立操作的考核。与以前不一样的是,技术输出的主体从退休工程师换成了在职高级技术人员,这一方式也更多被写进了合作合同里成为硬性标准。最典型的例子还是来自汽车产业,宝马在早期支持宁德时代发展时,来自宝马的高级工程师曾在宁德时代长时间出差。这一惯例在中国车企“出海”后也被新兴市场照此要求,中国车企被要求在当地一定时限内实现本土化生产与本土化技能员工培训,甚至是直接的技术转让。

汽车行业

在呼吁年轻人去到制造业一线的同时,中国企业还应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拥有足够的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或是高薪引进,或是自我培养,或是和高校院所合作,或是以更多、更灵活的方式。

校园风采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