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TOP学员|Ual服装系小姐姐:生活的感悟和灵感,是作为学习的经验和养料

2021-03-23 10:41

生活的感悟和灵感

可以作为学习的经验和养料

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或许一切都会来的更容易些

陈韵竹同学风采
陈同学-温布尔登艺术学院戏服设计专业offer
陈同学-柏丽慕达时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offer

Q:首 次采访我们时尚专业服装系的学生,作为我们的“第 一人”,来先给大家介绍下自己吧。

A:我叫陈韵竹,大学已毕业,本科念的是美术学师范-国画方向。以前从未真正有过出国留学的念头。大学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米兰的一所时装学院进行了一星期的游学课程,在那之后才有出国留学的念头。

Q:国画方向???我没听错吧!你录取的可是服装专业哦?

A:对啊,在这之前,我一直想做一名手艺人。那时恰好一直在做手工皮具,就顺势想去意大利学习皮具设计。但折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学校和满意的皮具专业,最终还是选择申请自己一直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

而选择再念一次本科,也让我下了很大的决心。一是我认为跨专业直接到服装设计类硕士是不符合我的能力现状的,我缺乏了很多专业基础技能;二是硕士时间太短,大部分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理性来说,这么短暂的时间,不够我吸收整个专业的知识,感性来说,我更希望自己能在国外待长久一点。

Q:手艺人?小编我抖音经常刷到哈哈,那生活中想必你一定离不开这些有趣的东西。

A:没错,平常没事的时候我会玩玩古典吉他、手工皮具、看看电影(特别是cult类)。我认为生活的感悟阅历和生活中的灵感,可以作为学习的经验和养料。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日常没事的时候会给自己多找些有趣的事。

Q:哈哈那你马上就可以长期在国外生活一阵子了,怎么样?对于国外的生活你有哪些新的期待和想要尝试的?

A:国内的大学四年对我来说是个遗憾。我选择的专业有希望和英国一些美术馆、博物馆合作,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留在欧洲工作。

我也很想借此机会去认识一些新锐导演,以后建立合作关系。另外,吉他在欧洲发展比较早,也想认识一些厉害的古典吉他手,逛一逛制琴大师的店。我还有一个心愿,老了以后自己制作古典吉他,希望这个心愿会有实现的一天。

Q:不得不说欧洲的艺术氛围真的太浓郁了!那选择Ual的原因想必也和这些脱不了关系哦~

A:我可能属于最纠结的学生之一。

一开始在申请本科还是研究生之间犹豫不决,在申请英国还是意大利的院校之间摇摆,甚至在选择申请fashion design还是costume design之间纠结。这样,因为思路的不明确,导致浪费很多时间,也导致我没有精力专一学习意大利语,最终放弃申请意大利罗马服装学院,这本是个不错的学校,它有自己独 一无二的时装和戏服一体的课程,但是对意大利语的掌握要求相对比较高。

最 后我只申请了两个学校,Wimbledon戏服设计本科和意大利Polimoda时装设计本科,拿到offer以后,还是纠结了一番。

最终考虑的是未来踏入的行业,因为戏服设计会接触剧本,电影,历史,表演等,对我来说是更有吸引力的。所以最 后我选择了去Wimbledon学戏服。

学校环境

学校不大,有一个剧院还有一些金属、模型制作等工作间。

工作间环境

Q:看样子这里可以让你好好施展自己的才华了。那对学校老师同学有什么期待?

A:在几个月前官方线上宣讲会的时候见过了我们戏服专业的课程领导人Kevin Freeman,一个比较热情的老爷子,穿着色彩斑斓的衬衫,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正式,但还是有一定的威严感。

因为性格原因,未来一个很大的困难是我可能会比较脱离团体,希望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好相处。另外,毕竟我已经不是第 一次念本科,所以希望本科的课程设置可以有些难度。

Q:原来你是个对自我要求这么高的人!这下难为的可是和你一起的同班同组同学了哈哈。既然如此让我们来听听你的作品集吧,让大家开开眼,说说你的创作内容和灵感来源吧?

A:我的作品集严格来说没有按照戏服设计专业的申请要求。没有什么参照度。

我一共就完成了两个系列。第 一个系列-恶的诞生,灵感来源于大卫林奇的《TwinPeaks》。

大卫林奇的《TwinPeaks》

其实在想到这个之前,我就十分想做一个关于“恶”这个主题的系列。至于我为什么想做这个主题,是因为它一直萦绕在我心头,时常会出现想要做“恶”的念头。对于变态杀人狂的心理我也是比较好奇。

大学的论文课上我也写过相关主题的比较浅薄的讨论,艺术作品中出现的人的死本能带来的毁灭倾向对人的吸引力。当时没有想好这个主题怎样去做一个系列,后来想到这部《TwinPeaks》中的一幕,它将“恶”的源头生动的用一场原子弹爆发演绎出来,“恶”从中诞生。

于是我就假想我的系列源头是一颗原子,携带着“恶”的种子,肮脏阴暗的环境孕育它,滋养它,使它觉醒。

手稿

以剧里的大爆炸场景为灵感做的拼贴,简单展示一下手稿

成衣

上图这张我想重点介绍一下。最 大的困难对我来说是制作这件成衣。因为没有缝纫基础,也因为这件成衣的填充物,我足足花了一个月终于完成。右边是3d打印笔做的“播撒恶的种子”

可以这么说,尽管最 后呈现像一堆破烂,不过我对这件成衣已有了感情。

成衣模特展示1
成衣模特展示2
成衣模特展示3

借此机会,我还想夸夸我的模特姐姐,她很喜欢我的作品,我也非常感谢她带来的演绎,感觉她本人就很有evil的特质。

成衣模特展示4

第二个系列—“自我伤痛”,这个系列更加私人化一些。这个伤痛对我来说,是沉湎于过去,旧我的死去对我来说总是很大的悲痛。这被称之为成长。但对新我的抗拒让我将自己囚于牢笼之中挣扎。

作品集1

我的research分为了二手调研和一手调研。其中Adam Martinakis的那幅抱着即将消逝的身体的作品给了我很大的震动。

作品集2

一手调研的方向定为呈现内心的痛苦。我先放空自己,进行了无意识的涂鸦。我画出了一朵像心脏一样垂死干枯的花,浸泡在一个液体容器里。

随后我动手做了这个容器。并且做一个简易模型,搭配木偶人奠定一个阴郁忧伤的环境基调

作品集3

我将这个系列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我用了硅胶与弹力布结合的面料,表现为新生的、挣扎的,外层表现为枯萎的,垂死的。

作品集4
作品集5

Q:我觉得艺术真的是太神奇了,只要你有想法,它就可以将它多样化实现出来,在零创学习的这段时间觉得怎么样?

A:这里是我认识的人推荐的。比较放心,没有经过什么比较就决定来了。在零创的这段时间,也是比较难忘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七月的上午,阳光洒进小教室的的窗户,照射着服装间的台子。当时空无一人,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场子,悠闲开工。最 后这只留存在了记忆里。以至于最 后回来收拾行李那天,推开门的那刻,再次闻到这种熟悉的气味,那幅图景再次显现,还是有了些不舍。

一开始带我的是汪老师,他是比较能激发我个人创造力的老师,也比较包容我。和汪老师中间也磨合了很多次,但现在想来,也有一部分是我个性的倔强,不够虚心。很感谢老师前期对我的启发。

后来带我的是Leah老师,她是个执行力很强也比较强势的老师,在Leah老师面前我总是乖得像只小绵羊。感谢Leah老师在我的项目陷入困难时帮助我重新理清了思路。另外,还有在零创遇到的其他有过交集的老师们,也感谢我的教务Lainey对我的包容。

作品

Q:最 后来总结下你的学习经验吧?

A:将一些走过弯路之后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1、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选择的几所学校和专业多去官网看信息对比,提前了解清楚。

2、学会取舍。举下我自己的例子。一开始我在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想申请的也包括皇艺和圣马丁。后来自知不够能力申请皇艺研究生,它的研究方向也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就放弃了。圣马丁的高压,我自知不适合也不喜欢这种高压,最 后也放弃申请。反倒可惜的是罗马服装学院,最 后也因为我的用心不专,导致错失。

3、时间管理。我这种拖延症大户应该没有资格谈论这个问题。

最 后祝大家考上理想的学校。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