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养成

2021-08-21 14:45

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养成坏习惯容易,养成好习惯难。习惯能够塑造一个人,从小养成好的行为规范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习惯比成绩更重要!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养成

下面这11个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1.尊重与欣赏老师的习惯

学生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从小适应老师,长大了才容易适应社会,不会稍有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提前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孩子自学能力和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个孩子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4.善于提问的习惯

家长要积极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5.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6.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不是为了交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孩子做作业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做得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家长要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告诉孩子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方法。

7.仔细审题的习惯

审题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内容,学会抓字眼,抓关键词,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

8.反思的习惯

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

首先,怎样做出来的?想解题采用的方法;

第二,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依据的原理;

第三,为什么想到这种方法?想解题的思路;

第四,有无其他方法?哪种方法更好?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

第五,能否变通一下而变成另一种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

当然,如果发生错解,更应进行反思:错解原因是什么?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吸取错误的教训不断完善自己。

9.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通过复习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和归纳整理,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

每天尽量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次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学生平时要把有疑问或是弄错的地方随手记下,经常看看,也可以用专门的本子记下,并找些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相关知识点研究一下它们的异同,解题的技巧和办法。

11.客观评价的习惯

孩子应该从小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

客观评价的习惯

好习惯要逐步养成

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像学走路,一步一个脚印走稳走扎实,未来的路才能走得更加稳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习惯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养成的,需要多用一些耐心和爱,才能让幼小的树苗茁壮成长。

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首先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就要说到做到,坚定不移。计划每天要记10个英语单词,就一天不落地去记;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的学习潜能。

第二步:控制时空,学会约束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孩子的自制力还不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孩子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孩子的行为。

在时间上,从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寝,都安排满有意义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内容,不让一日虚度,不让一时空耗。在空间上,在日常学习的空间内少放置与学习无关的事物,比如游戏机、电脑、手机……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在习惯形成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偏离的情况,要立即作出调整。

比如,发现孩子的字写得不规整了,发现孩子没有执行或没有完成学习计划了,发现孩子躺着看书、看电视了……立即作出调整。养习惯,就像走路一样,发现走的路线不对,及时调整到对的轨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条小路就踩出来了。

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各位家长,请从现在开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吧!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