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游戏治疗资询课程



【课程背景】
游戏治疗早期的发展与精神分析对儿童的治疗有关。在发现儿童难以用自由联想来描述自己的焦虑后,米兰·克莱因(1932)和安娜·弗洛伊德(1946)尝试把游戏结合到治疗过程中。因此,游戏治疗基本上是根植于传统的精神分析模式。而在游戏治疗的发展过程中,人本主义、行为主义等传统的心理治疗流派都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早期学者把游戏解释为儿童内心冲突的象征。运用这种方式的游戏治疗者高度依赖解释儿童与治疗者之间的关系转变。由Levy(1979)所创造的放松和结构式治疗,在游戏中引入和再现产生焦虑的生活场景,这种模式较少强调关系,治疗者准备游戏场景,鼓励儿童通过宣泄 释放情感。来访者为中心的游戏治疗坚信儿童会健康成长,Axline又将卡尔·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修改成游戏治疗技术,这个成长性的 模式依赖于创造一个温暖关心的治疗环境,并且相信儿童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此外,作为关注行为本身而非理解冲突或帮助孩子表达情 感的行为治疗者们在游戏中主要运用强化、放松、脱敏方法,他们的目标是用适应良好的有建设性的行为取代适应不良行为。

【课程内容】
游戏治疗者们利用各种技术,比如,玩具和木偶游戏、沙盘游戏、讲故事的技术、戏剧游戏和其他一些用于儿童的创造性的形式,采用直接和间接治疗手段,以及运用不同的理论流派来开展这项工作。许多治疗者目前正将游戏技术(包括玩偶或木偶游戏、讲故事、棋盘游戏、沙盘游戏等)作为一种综合咨询治疗方式用于中小学中。
【课程目的】
1.教你学会结构式游戏治疗的系列技术。
2.技术内容丰富,包含:游戏治疗的八大基本技术、隐喻技术、角色扮演技术、心理评估技术。
3.技术易掌握,形式多样简单:以形话人、以物话人、家庭树图、家庭水族箱、生气棒、情绪管理三部曲等。
4.应用范围、人群广泛,且为大多数人易于接受的形式。
【培训人群】
1.学校心理辅导教师;
2.心理咨询师;
3.人力资源师;
4.社会工作者;
5.心理科(精神科)医务人员;
6.政府组织人事部门人员;
7.希望改善提升亲子关系的家长。
【授课方式以及课时】
导师讲解、案例演示、实操对练、沙龙督导、观模实习。周一至周日,需提前预约。
【师资力量】

李幸民老师
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广东省专家组组长
广东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
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
广州市心理学会副会长
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
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中心副主任
广州医科大学教授
简介:医学本科毕业后赴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深造,为知名心理咨询专家。在广东最早开展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可谓桃李满天下。 擅长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亲子教育咨询、婚姻家庭咨询、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职业培训等。多年来致力于医学心理学、教育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在对儿童心理及其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引起同行和社会关注。 接受特邀到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主持和讲授心理学专题讲座数百场次。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均有专门报道。

马绍斌老师
为本教育心理专家顾问
医学心理教育专家
暨南大学医学院行为科学和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
暨南大学原副系主任、副院长
国际华人医学家心理学家联合会理事
国际心身医学研究会理事
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测量与评估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州神康精神疾病研究所特邀专家
简介:马教授从事心理学研究已有二十多年,是国内管理心理学领域的权威专家,并著有多部心理学专著,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都深获企业管理者们的认可和欣赏;马教授的讲学一直深受广大学员的热情欢迎,他的讲学生动、风趣,并善于结合企业管理中的实践经验,深入浅出地启发管理者们如何有效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更好地提高管理效率。讲课风格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注重实际和善于互动,深受听众欢迎。
【学校简介】
为本教育是经政府部门批准成立的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由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广州神康精神(心理)疾病研究所和广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共同支持创建,拥有业内一 流的医学心理专家、应用心理学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定位O2O教育的创新模式,致力于“平台式”教育企业的构建,为社会提供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从面授教育到网络教育的全方位教育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