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正宗浏阳蒸菜制作培训班



浏阳蒸菜简介:

浏阳蒸菜是湘菜中的一道传统菜系,相传起源于明朝,历经500多年发展。 以蒸腊菜为主,基本菜品有:干扁豆蒸蜡肉丁、 清蒸火腿肉、剁椒蒸土豆、清蒸土家蜡肉、清蒸鸡蛋、清蒸茄子、清蒸干豆角、清蒸芋头,以及清蒸白豆腐、干豆腐、 黄豆腐、黑豆腐、臭豆腐、白沙豆腐、卤豆腐、清蒸青辣椒等。浏阳蒸菜做法也颇多。
2011年8月30日,中国烹饪协会批准授予浏阳“中国蒸菜之乡”称号。2011年12月19日,在第六届中国蒸菜美食文化节闭幕式上,市委副书记吴震从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女士手中接过“中国蒸菜之乡”的牌匾,浏阳正式获得“中国蒸菜之乡”的称号。
招生对象:
想学习正宗浏阳蒸菜制作,想自主创业开店的人士。
培训内容:
选材、蒸菜配制秘方、制作流程、配菜、刀工、摆盘及产品成型等。
培训品种:
培训18个菜,菜系可以自己随意搭配。
教学安排:
老师一对一授课,随到随学,,学会为止,不限制学习时间。
历史由来:
浏阳蒸菜起源于湖南省浏阳市浏阳河的上游——大围山脚下的东区乡镇,隶属于湘菜系列。相传明初时南京政权的朱元璋派兵与荆湘政权的陈友谅开战,因浏阳人支持陈友谅,朱元璋便血洗浏阳,造成“地广人稀、不见炊烟”的惨象,使浏阳周边省份的人口大量迁徙到浏阳。据《浏阳县志》记载,“宋德佑二年〔1276年〕,元兵破潭〔潭州,今长沙〕,浏遭歼屠殆尽,奉诏招邻县民实其地”。于是外地移民纷纷迁入大围山脚下插草为标,当时移民大都来自江西,成为当地人口的主要来源。明嘉靖年间,一批福建人避倭寇乱,逃入江西宜春,随后,广东人亦接踵而至,竟达数万。他们搭棚而居,被称为“棚民”,明亡后,“棚民”不断反清,遭清廷捕杀,被迫逃亡。其中一部分潜入大围山的深山僻壤,垦地开荒……这些迁入户均保持原籍客家方言,世代相承,被称为“客姓”,当时较平阔的地方均为江西移民居住,“客姓”只好进入山区定居。 客家人离亲别祖,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千里迁移,来到浏阳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客家文化。

浏阳蒸菜早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他是老百姓为反抗官府躲避抓丁而准备的饭菜,在蒸饭的时候整好几个菜碗放到饭甑里一起蒸,只要饭蒸熟了菜也就熟了,端起饭甑就可以吃饭,这样节省了做饭时间,也尽量少见炊烟。就是在极端时期(强收锅、炉,发现炊烟抓丁时期),也利用夜晚做饭菜,并且夜晚看不到炊烟,有利于隐蔽做饭菜。那时的菜肴主要是干菜、腊货、坛子菜,便于保存且方便快捷,这一习俗被广泛流传,沿袭至今,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风味菜系。
相传,唐朝的药王孙思邈,归隐浏阳孙隐山,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喜食蒸菜,亦痴心研究蒸菜的营养价值和功效,活101岁;而花炮祖师李畋,也以蒸菜宴请观赏花炮的乡亲。又相传,1927年,浏阳文家市老乡以“浏阳蒸菜”款待毛泽东和秋收起义会师的部队;1955年,王震将军以浏阳蒸菜款待上天山的“八千湘女”。

学校介绍:
长沙市宏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宏富特色小吃培训基地,位于星火名城湖南省会—长沙,是专业从事面点、夜宵、传统小吃、风味小吃、地方特色小吃的培训研究机构。
基地拥有强大的研发和培训团队,在特色小吃方面有着正宗独特的技术,囊括南北风味,让全国各地的学员真正学到自己想要学的技术。针对未从事过小吃饮食的创业者,基地能提供技术、礼仪、销售立体培训,从入门到精通,还有各种小吃实体店供学员实习,在短的时间培训专业小吃师傅,**培训后能够轻松开店,或择薪就业。一次培训后,公司与您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共享优质资源,共赢发展,让创业从零风险开始!
学员作品:






